马蔺和鸢尾——谁是童谣中的马兰花
马蔺和鸢尾——谁是童谣中的马兰花
马蔺和鸢尾——谁是童谣中的马兰花
在市区的公园里看见一丛丛蓝色的花儿,叶儿坚挺如剑般,我以为还是叫做鸢尾花的,谁知后来看到植物边(biān)插着一块小牌子,写(xiě)着马蔺。
哦!马蔺花儿也是(shì)这样的吗?
马(mǎ)蔺lin,又叫马莲、马兰花、旱蒲、马韭、紫蓝草等(děng),属于鸢尾科鸢尾属的多年生密丛草本宿根植物(zhíwù)。它原产于中国的西藏、青海、宁夏、甘肃等地,中亚西亚、朝鲜、俄罗斯亦有分布。
花茎绿色,光滑,常生小花2-4朵。花为(huāwèi)浅蓝色或蓝紫色,花被管很短,基部有蜜腺,常见亮晶晶的分泌物。花朵看上去有些(yǒuxiē)纤细柔弱,花瓣(huābàn)(外花被裂片)带白色斑纹,花期在5-6月份。
马蔺耐(nài)盐碱耐践踏,有极强的(de)抗(kàng)病虫鼠害能力。根系发达,生长于荒野路旁、山坡草丛,尤以过度放牧的盐碱化草场上生长较多。马蔺自然分布很广,抗旱性和适应性极强,能耐零下(língxià)30℃的极端低温,亦能抗40℃的高温,这些特征决定了它非常适用于中国北方干燥气候(gānzàoqìhòu)、土壤沙化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盐碱地的绿化改造。
马蔺全株(quánzhū)可入药,有清热(qīngrè)、止血、解毒的(de)(de)作用。相较于鸢尾属的其它植物,马蔺的生命力更加顽强。叶儿柔韧,富含纤维,可供冬季的牛羊骆驼作饲料;可替代麻编织造纸;可作梆扎及草编材料,北方端午节也用它来捆扎粽子。
据民间传说马蔺又叫祝英台花,因其外形远远看去像是(shì)飞舞(fēiwǔ)的蝴蝶,是《梁祝》中俩(zhōngliǎ)人双双魂魄所变,是传递爱的使者。希腊人常在墓地种植此花,即是渴望人去世后的灵魂能托付马蔺带回天国。
上边说(shuō)了,这种马蔺还被叫做(jiàozuò)马兰花。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小朋友们跳皮筋,有一首童谣:“马兰开花二十一,二五六(wǔliù),二五七,二八二九三十一;三五六,三五七,三八三九四十一-----”
但近来看到网上有不少文章说,马兰花歌谣是我国原子弹科研基地(jīdì)的隐喻(yǐnyù)。在新疆罗布泊(luóbùpō)那儿生长了很多马兰花,什么二五六,二五七,三八二九的,都是试验基地的代码之类——我认为这纯粹是瞎掰(xiābāi)!我国的原子弹基地和研发属于国家最高级别秘密,怎么可能编出一个童谣来全国各地泄密般地让小孩子们传唱(chuánchàng),这不是胡说八道地臆想吗(ma)。现在有些人为了博取眼球,博流量,无所不用其极,实在庸俗的很。
那么,鸢尾花又是怎么(zěnme)一回事呢。
马蔺(mǎlìn)和鸢尾长得确实很像,难怪让我认错了。马蔺的花朵比较简洁,花茎长约10cm,有2—4朵花(duǒhuā),既有蓝紫色,也有红色等。花瓣是吐舌状,外被花片有竖条纹,向外弯曲扩张(kuòzhāng),其余的比较挺拔。
鸢尾的(de)花朵比较大,花瓣呈现(chéngxiàn)卵(luǎn)圆状,也有白色条纹,但在花心处。它有着鹅黄色的花药,看上去像是静止(jìngzhǐ)趴卧的蝴蝶。鸢尾的花茎比较长,约有20—40cm,开花一般是2朵,以蓝紫色较多,也有其它颜色的品种。
再来看叶子也有不一样(yīyàng)的地方。
马蔺的(de)(de)叶子比较(bǐjiào)细长,单叶互生,卵圆状至披针状,而且比较挺拔,质地较硬。鸢尾(yuānwěi)的叶子则正好相反,它的叶子比较宽(kuān)也比较短一些,叶尖比较尖,主要是宽剑形,相对来说没有(méiyǒu)那么挺拔,质地比较柔软,有时候还会下垂。此外,这两种花的花期都在4—6月份,马蔺适合用来做水土保持和绿化植物,而鸢尾则更多的是观赏。马蔺的品种比较少一些,而鸢尾则具有很多的品种,颜色和花型更加的丰富。
鸢尾花还有蓝蝴蝶、紫蝴蝶、扁竹花的(de)(de)别称,原产于中国中部以及日本,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南部。花香气(xiāngqì)淡雅,其根状茎可作中药,具有消炎作用。鸢尾的花朵较大,花色丰富,包括白色、黄色(huángsè)、紫色、红色、蓝紫色等,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。
鸢尾花(yuānwěihuā)主要(zhǔyào)色彩为蓝紫色(lánzǐsè),有“蓝色妖姬”的(de)(de)称呼。“鸢尾”之名来源于希腊语,意思是彩虹,表示天上彩虹的颜色尽可在这个植物属的花朵颜色中看到。其英文名(yīngwénmíng)Iris也作鸢尾爱丽斯,远在古埃及时代,鸢尾花就和莲花、百合花、棕榈叶一起组成“生命之树”的图案。所以鸢尾花的首先含义是“复活、生命”;同时又因其三片花瓣的形象,被认为是三位一体的象征。鸢尾花还由于是制造香水的原料,因此深受喜爱,也被广泛(guǎngfàn)地使用。
此外,鸢尾花在不同文化和传说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,譬如在法国,鸢尾被视为国花,相传法兰西(fǎlánxī)王国第一个王朝(wángcháo)的国王在受洗礼时,上帝(shàngdì)送给他的一件礼物,就是鸢尾花,代表着光明和自由。
在(zài)我们中国,汉语中的“鸢”,是会意兼形声字。从鳥,从弋(cóngyì),会鸟飞之意(fēizhīyì),其(qí)本义指鸷鸟。古书上说它是鸱(chī)一类的鸟,是指一种隼目小型猛禽,以其长而(ér)狭的翅膀、分叉深的尾巴和善于在空中翱翔的能力而闻名。其尾巴向后依次微展并弧形下垂,展幅不大(bùdà),鸢尾花的花穗形象上和鸢尾类似,下体大部分为灰棕色带黑褐色纵纹,翼下具白斑。
鸢(yuān)在《说文》中解字是:鷙鸟也。《说文》提到(tídào)“今俗别作鸢”。《韵会》记载“或作䳒”。如(rú)《前汉·梅福传》“䳒鹊遭害,则仁鸟增逝。”
最初“鸢(yuān)(yuān)”指(zhǐ)特定的鸟,随着时代的发展,后来(hòulái)又泛指老鹰类,还衍生出了“风筝”的意思,如《唐书·田悦传》记载“临洺将张伾,以纸为风鸢,高百余丈(bǎiyúzhàng),为书达马燧营”。《续博物志》也提到“今之纸鸢,引丝而上,令小儿张口望视,以泄内热”。如古人诗中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放学归来早,忙趁(chèn)东风放纸鸢。”
在现代汉语中(zhōng),“鸢”除了指鸟和风筝外,还曾作为一个罕见的古代姓氏,据记载(jìzǎi)在越南、日本现在还有这个姓。
2025.5.25初稿(chūgǎo)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(qílǔ)壹点(yīdiǎn)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